第394章 犯呕
第394章 犯呕 (第2/2页)沈微慈瞧了月灯一眼,又笑了下:“还有成本和工钱呢,不过五百两是有的。”
月灯忍不住咂舌:“真好赚银子。”
沈微慈自己也知道铺子能起来,到底是借了宋璋的势起来的,渐渐才在贵妇人里头有了名声。
那些养尊处优的妇人,最不缺银子,样样都得用上最好的东西,身边姐妹都在用的,自然也会跟风,慢慢的就有些风头了。
正说着话,帘子外头又有动静,叫人进来,原是孟嬷嬷端着安胎药进来了。
沈微慈闻着那一股苦药味有些难受,捂着胸口似乎有些受不了。
她本吃的药不算少的,从前闻着药味虽难受,但也不是这样翻江倒海的难受,甚至想要作呕。
“这里头全是安胎的,为着小世子好,您再忍忍。”
孟嬷嬷的话很客气,燕儿跟在孟嬷嬷的身后,过去沈微慈身边小声道:“这是补气行气的安胎药,用了紫苏,砂仁,还有白术加了人参熬的。”
“奴婢去吴先生那儿拿药时,吴先生也说夫人身子底子弱,头三月最为关键,是该喝安胎药,夫人喝了吧。”
沈微慈知道燕儿过来她身边说这番话,话里的意思是这药没问题,从抓药到熬药都是她亲力亲为的,药方也是由吴先生看过的。
沈微慈知道自己底子不好,到底点点头,从燕儿手上接过药碗,低头喝药。
才刚一喝完,沈微慈就用帕子捂着唇干呕起来,孟嬷嬷眼快送颗酸枣过去,沈微慈含住也受不了,吐在了茶盏里,额头涔涔冒着冷汗。
孟嬷嬷忙一边给沈微慈顺气,一边用帕子给沈微慈擦汗:“夫人呕了也寻常,上午便不喝了,晚上再喝一副,能吃多少是多少就是。”
“头一月反应是最厉害的,渐渐的就好了。”
沈微慈喘着气,撑头靠在小桌上,肚子里依旧滚的厉害。
还是孟嬷嬷将早准备好的酸黄瓜叫丫头拿过来,给沈微慈夹了一小碟送过去:“夫人尝尝这个,老奴昨晚腌的,这会儿酸味该足了。”
沈微慈闻着那股酸味,才觉得胃里头好多了,禾夏替沈微慈夹了一块送过去,沈微慈咬了一口,顿时好受许多。
从禾夏手上拿过筷子,低头将小碟子里的都吃完了。
孟嬷嬷见状笑道:“夫人可不能贪吃酸的,待会儿中午还得用膳。”
沈微慈捂着胸口:“吃不下。”
孟嬷嬷笑了笑:“这您放心,老奴来就是为着您的饮食的,等三月后您好些了,老奴也可以去跟老太太复命去了。”
说着孟嬷嬷又道:“老奴先去厨房看着,夫人再去歇歇吧。”
沈微慈看着孟嬷嬷告退出去的背影,从刚才到现在,孟嬷嬷的眼神都不曾乱看过,除了过问沈微慈的吃食和身子,其余的都不过问。
比起之前那位王嬷嬷,通透了不知道多少。
燕儿在沈微慈身边也小声道:“奴婢瞧着这位孟嬷嬷像是真心为着夫人身子的,在厨房什么都要过问一遍,严谨的很,还亲自上手打扫呢。”
“说夫人用的一应东西,都需得用沸水煮了才能用,免得那些下人手上有不干净的东西沾上去了。”
沈微慈身子往后靠下去,点了点头。
才缓没一会儿,帘子外头又来传话说二夫人三夫人和甄氏来了。
沈微慈早料到过她们会来,虽然不想应付,但也叫人去请进来。
二夫人三夫人一进来,便一脸喜气的看向沈微慈:“今早听说侄媳怀上了,也就赶紧来瞧瞧。”
“没扰着你吧。”
沈微慈含笑,叫丫头去奉茶,又对着二夫人道:“二婶婶和三婶婶来看我,陪我说话,我也高兴的。”
甄氏牵着女儿意荣过来,看向沈微慈:“妹妹好福气,这回一定生个小世子。”
沈微慈笑:“得三嫂嫂的话,但愿吧。”
说着沈微慈从手边的碟子里抓了两颗陈皮糖弯腰递给甄氏的女儿:“四嫂嫂这儿没好吃的,只有这个,你下回来四嫂嫂这儿给你备着德福记的玫瑰糖,可甜的。”
意荣有些怯生生的看向沈微慈,又看向面前白净的手指,犹豫一下就小手往沈微慈的手上抓陈皮糖去了。
甄氏没带意荣来过沈微慈这儿,意荣年纪不过三四岁大,小姑娘眼睛圆溜溜的黑亮亮的很讨喜,只是似乎不怎么得二夫人喜欢,看起来也有些怕人。
甄氏将意荣抱在怀里坐下来,小声教着意荣说话:“意荣,叫四嫂嫂。”
很快奶声奶气的声音便传来:“四嫂嫂。”
屋子里被这好听的奶音打破了那丝客气,都笑了起来。
甄氏坐下后,意荣坐在她怀里吃糖果子,丝毫没在意屋子里大人讲话。
三夫人看向沈微慈,给沈微慈说着怀身孕的忌讳:“侄媳往后羊肉兔肉是再不能吃了。”
“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总是有道理,听说有人就不信邪偷吃兔肉,结果生了个三瓣唇的孩子,这不是害了孩子么。”
沈微慈虽觉得这种事应有些巧合了,却还是点头笑道:“三婶婶提醒的也是,我其实也不喜吃兔肉。”
二夫人也应和:“怀了身子该忌口的的确是要忌口,可不能由着性子来。”
说着她眼神瞟了一眼甄氏,又道:“当初你三嫂怀身子的时候,我叫她多吃些酸的,她偏不听,非得吃辣的,结果生了个丫头出来。”
说着她好奇的问沈微慈:“你现在可喜好什么味的?”
沈微慈笑了下:“倒是有些馋酸的。”
说着又顿了一下道:“不过这也不准的,与吃酸吃辣没什么干系。”
二夫人便道:“侄媳你可别不信,等你这个生下来就知道,保管是个小世子。”
坐在一旁的甄氏脸色有些许难看,抱着怀里的意荣手上紧了紧,低头去给意荣整理头花。
沈微慈注意到甄氏脸上的神色,便没再说这个,只是朝二夫人问起头三月该注意些什么。
一句一句的闲聊里,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临着二夫人三夫人走时,甄氏留在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