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58章 优势荡然无存
第一卷 第758章 优势荡然无存 (第1/2页)产权管理科的科长名叫肖光耀,是国资委的老人了,今年已经五十五岁,马上退二线。
“老肖,你来得正好,抓紧把青山醇的商标转让手续办了。”
谭成义对敲门进屋的肖光耀说道。
“主任,谭副主任,现在有一个突发情况。”
肖光耀汇报道。
“什么突发情况?”
谭成义问道。
“宁川县百祥制酒厂,也想使用青山醇这个商标,他们的负责人已经到咱们国资委了。”
肖光耀说道。
“……”
谭成义瞬间皱起眉头。
青山醇的商标,十几年无人问津,潘建国之前,也没人说要用这个商标。
这突然冒出来的竞争者,真的只是巧合?
“告诉百祥制酒厂的负责人,青山醇的商标,已经转让出去了,他们来晚了一步。”
这时,郑元吉对肖光耀说道。
“这……”
肖光耀一脸为难,旋即望向谭成义求助。
谭成义说道:“主任,这怕是不太符合规矩,毕竟,转让合同还没签,日后百祥制酒厂要是举报的话,我们没法解释。”
“这确实是个问题。”
郑元吉听完,也皱起眉头。
思忖片刻,他转向宋思铭,“宋乡长,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们市国资委说话不算数,而是有些东西,必须得落到纸面上才行。”
“我能理解。”
宋思铭不动声色地回应道。
“现在两家企业,都想用青山醇这个商标,也只能是公平竞争。”
郑元吉接着对宋思铭说道。
“没问题,那就公平竞争。”
直觉告诉宋思铭,突然冒出来的百祥制酒厂,大概率和郑元吉有关。
有些事,郑元吉不好直接拒绝,所以,找一个百祥制酒厂,当挡箭牌。
但这并不是问题。
只要没有暗箱操作,就算有十个百祥制酒厂,宋思铭也不惧。
“主任,我认为公平竞争,不能只看价格高低。”
“同样的转让价格,或者是相差不大的转让价格,我们还是应该倾向于建国制酒厂。”
“潘厂长是原青山市制酒厂的技术骨干,青山醇这个品牌在他手里,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谭成义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道理。”
“确实应该综合考虑。”
郑元吉不住点头。
“那咱们就搞一个小规模的竞标?”
谭成义请示郑元吉。
“可以。”
“既然两个酒厂的负责人都在,那就今天竞标。把班子成员都叫到会议室,建国制酒厂和百祥制酒厂,分别出价,咱们以价格为基础,综合考量,最后,由班子成员投票,确定青山醇商标的归属。”
郑元吉分分钟给出解决方案。
潘建国来国资委之前,肯定没有预料到这个局面,必然没有准备,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潘建国一个措手不及。
说完解决方案,郑元吉还问宋思铭,“宋乡长,你觉得合理吗?”
“非常合理。”
宋思铭微微一笑,回答道。
“那宋乡长,你先休息一会儿。”
“我们准备准备。”
郑元吉站起身说道。
“辛苦郑主任了。”
宋思铭也起身相送。
郑元吉走后,产权管理科科长肖光耀也退出谭成义的办公室,去准备竞标事宜。
办公室里,就只剩下谭成义,宋思铭和潘建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