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花音
第429章 花音 (第1/2页)古城内。
许晨买了两整箱的鲜饼,小半箱的本地小粒咖啡,还有几饼普洱茶。
一部分寄到了沪城公司,一部分寄回了天城的晨风园区。
比如那几饼普洱茶,便是给老许寄过去的……
谢冰冉要送的不是很多,只是队里的一些人,便买了小半箱的鲜饼,连同几包咖啡寄往了莘庄训练基地。
冰哥其实几乎不会打理这些人情世故,但跟着许晨终究还是学到了些。
再之后,许晨竟真的带着谢冰冉,到了本地的菜市场。
许晨要去民宿自己开火做饭,谢冰冉还是觉得新鲜。
但许晨问冰哥有什么拿手菜,谢冰冉却现出一抹窘迫。
倒不是她不会煮饭。
事实上,从很小年纪开始,谢冰冉便跟着奶奶烧火煮饭了。
只不过囿于物质生活条件,谢冰冉从来不会料理复杂食物。
而她算是唯一擅长的,便是煮面了……
许晨让谢冰冉在菜市场里,挑自己喜欢的食物。
于是她费了老大劲,只拿了一捆小葱,连同一包挂面。
许晨拎着大包小包的肉菜鱼回来,发现谢冰冉就拿了个葱和面,忍不住觉得好笑。
冰哥因窘迫而生出些气恼,把手里的小葱的挂面塞进许晨大包小包里:
“我就是只会煮面嘛……
小时候吃饭,就是保证饿不死就行。”
许晨自然没有取笑的意思,反而是有些心疼。
“晚上我来做菜,冰哥来煮面!”
“哦。”
也是刚好,省的许晨再额外买米饭了。
两个都是北方人,脾胃还是喜欢面食一些。
谢冰冉在莘庄基地的食堂,主食也是时常吃馒头的。
许晨因为前世常年在南方惯了,倒是适应了吃白米饭当主食,可骨子里还是钟爱面食一些。
今天买的菜也都是本地风格。
搜集了几种特色的菌子,本地的走地鸡和鸡蛋,也还有洱海捕捞的银鱼、鲢鱼。
又配了些西红柿和青菜,足够两人吃上两三顿都行了……
……
……
不到下午三点,许晨驱车来到了洱海东侧的双廊镇上。
车子停在镇子入口的停车场,两人拎着行李和吃食,朝着镇子里走去。
2006年的双廊镇,还没有特别重的商业开发,几乎还是原生态的感觉。
镇子里居住着的,都是本地居民,以白族为主,也还有一些傣族、纳西族、彝族等等。
许晨和谢冰冉在镇子里穿行,便见到些穿着民族服饰的当地老婆婆,看上去也很有独特的生活气息。
一边走,许晨一边介绍道:
“这边是杨利萍的老家,前面还有杨利萍在这里修的别墅和酒店。
名字倒是起的好听,叫‘太阳宫’和‘月亮宫’。
也还有个著名画家的工作室……
明天白天时,我们可以去逛一下。”
……
谢冰冉跟着许晨,从主街上拐进了一条窄窄的胡同。
胡同蜿蜒向前,兜兜转转看不见尽头。
两侧墙壁斑驳,若岁月的史书,时光痕迹残存。脚下的石板路亦被岁月打磨的光滑。
谢冰冉仰头看了看,头顶的湛蓝天空,被切割成窄窄的一条,在斑驳灰墙的勾勒下,像是一条蓝色的绸带。
“这里的乡下,跟咱们那里,感觉好不一样……”
谢冰冉低声说了句。
许晨:“哪里不一样呢?”
谢冰冉想了想:
“老家的胡同,都没这么窄,而且都是直来直去的,不像这里曲曲折折好像迷宫。
而且,房子样式也都不一样……”
许晨:
“北方一马平川的平原,街道布局也讲究个正南正北。
这边在洱海边上,盖房子也还要依据地形取势,街巷也就曲曲折折了。
何况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村镇,人家盖房子也有自己的独特审美规格……”
说话间。
眼前视线瞬间被无限拓宽,竟是陡然的豁然开朗。
原来已经到了胡同的尽头。
洱海宛若一面巨大的、澄澈镜子,毫无保留的铺展在眼前。
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粼粼波光仿似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舞动。
苍山雄伟的映衬在洱海身后,连绵起伏与蓝天相接。
山顶白雪晕染,与丝丝缕缕的云雾纠缠,更为它披上一层神秘薄纱……
谢冰冉望着眼前景致,沉默无言。
许晨吸了口洱海吹来的凉风,亦是感觉神清气爽。
“好看吗?”许晨问了句。
“嗯。”谢冰冉应了一声。
许晨又开口道:
“这里有‘风雪月’的说法。
其中雪和月,便是‘苍山雪’、‘洱海月’。
我们运气比较好,现在刚好有‘苍山雪’。”
他又仰头看了眼湛蓝晴空,笑着说道:
“晚上也刚好有‘洱海月’。”
谢冰冉有些出神,跟着念了念:
“‘苍山雪,洱海月’……”
许晨笑了笑,抬手指了指谢冰冉身旁。
她转头看去,是一处二层楼的小院落。
古朴素雅的木门,两侧插着两道束,红白相见也不知什么品种。
木门一侧挂着一道木牌,上面写着“音”二字。
“晚上住这里。”
而“音”,自然便是这间洱海边小院的名字了。
许晨:“这间民宿直面洱海苍山,二楼还有个露台,晚上可以上去烤着火看月亮。”
谢冰冉沉默了下,忽然有些动容。
她转过脸来,低声说道:
“许晨,谢谢你带我看这些……”
许晨笑容温暖:
“这是什么话?”
谢冰冉沉默了下,又把视线转向了对面的苍山洱海:
“要不是你带着我,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来这种地方,看到这些……”
她所说的,自然不只是眼前的苍山洱海。
自己人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见所感的世间景象,都曾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
而所有的这些,全部都是面前的男生所带来的。
……
……
两人在“音”门前稍歇。
许晨打了个电话,没过一会儿,便有一个扎着长辫子的大姐姐笑着走了过来。
正是这间“音”民宿的管理员。
她皮肤显得黝黑,穿着很有民族风格的服饰,但许晨也不懂是哪个民族。
不过这边大部分是白族,猜测也差不了太多……
那位姐姐跟许晨交谈了几句,将一把黄铜的钥匙递给了许晨。
“有问题电话联系我就好,我就在镇上住着,过来不远。
如果需要包车出去玩,或者需要导游的话,也都可以联系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