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瑜伽菩萨戒 > 第20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0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0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1/2页)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八页。
  
  我们讲到禅定度,首先讲到禅定的自性,禅定的自性就是「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境性,心正安住」,这个地方的重点在于妙善所缘,禅定它必须要强迫你的内心去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所缘境不能变来变去的,所以所缘境的选择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天台智者大师说修习禅定的所缘境有三个:
  
  第一个是以佛法为所缘境,佛的所缘境,基本上净土宗或者密宗所强调的这种他力加被的本尊相应法,多分来说都是属于以佛法界为所缘境,也就是说他这个修持是偏重在一种佛力的加被。比如说你今天修文殊菩萨的本尊相应,你是希望跟文殊菩萨感应道交,这个时候你就必须以文殊菩萨的身相、文殊菩萨的名号为所缘境,这就是所谓的三密加持,就是你的内心观想文殊菩萨的身相,口业是持文殊菩萨的本尊咒,身业就结他的手印;如果我们今天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以弥陀的圣号为所缘境。所以他以佛为所缘境的时候,他是观想佛的功德庄严,然后生起一种归依的心情,这是第一个所缘境,以佛法界为所缘境。
  
  第二个是以众生法界,前面的佛法界是一个清净的法界,众生法界是一个杂染的法界,就是以众生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现在南传的小乘佛教大部分都是以五蕴,特别是以色蕴,就是以呼吸为所缘境多。以众生法为所缘境的时候,他的心情安住在色蕴的所缘境,多分都是用不净、苦、无常、无我来观察,是一种诃责的、厌恶的心情,不像对佛法界是赞叹、好乐、归依的,这是以众生法界为所缘境。
  
  第三个是心法,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以现前一念心性为我们所观察安住的境界。天台宗、禅宗强调观心法门,就是以心法为所缘境。天台智者大师认为:佛法界是一个清净的法界,众生法界是一个杂染的法界,心法是通于杂染也通于清净。这个就是我们的所缘境,有三种的选择。
  
  什么叫妙善呢?妙善就是说你这个所缘境对你来说必须是契理契机的、契理契机的。第一个是契理,比如说你对来生目标的规划是要求生净土,结果你念地藏王菩萨,这就是不契理,因为你因地的修行跟果地的功德不相随顺,地藏王菩萨并没有发愿「摄受你临终的时候接引到净土去」,所以诸如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只能够当做一个助缘。
  
  所以在《文钞》里面有人问印光大师说:师父,我们求生净土,我们念阿弥陀佛跟念观世音菩萨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印光大师说:你念阿弥陀佛是直接契入弥陀的功德海,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这一念心直接的投入弥陀的功德海,因为这个佛号本身就总持弥陀的功德;你念观世音菩萨则是一个间接的方式,观世音菩萨跟弥陀是不同的因缘。
  
  怎么办呢?你只好靠至心回向,念观世音菩萨再把这个功德回向。但是印光大师说:「至心」这两个字很难做到,我们会打妄想,所以你念观世音菩萨要求生净土,就要扣一点所得税,因为你没办法至心回向。就是你念一百句,可能其中五十句是求生净土,扣一点所得税。所以说你的正行要清楚,它必须是一个契理,你的生命规划、来生的果报跟今生的修行是一致的。第二个是契机,你要量力而为。比如说我们末法凡夫众生的心思粗重,而你一定要观想观像,观想观像这样的所缘境是非常精妙微细,所以就不契机了,你以执持名号为契机。
  
  所以修习禅定的成败,刚开始选择所缘境也是很重要的,当你选择的所缘境是契理又契机,这样子我们叫做「妙善所缘」,这个所缘境对你来说是特别的妙。所以智者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说:什么是妙法?在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哪一个法门适合你修,这个法门对你来说就是妙法,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就是这个意思。
  
  (二)禅定差别
  
  我们先把禅定的差别相貌作一个解释:
  
  问曰: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成就禅定的种性的相貌?这当中我们分成两大科,第一大科当中又分成两小科,先讲内在的习性,再讲外在的相貌。先看第一科禅定内心的习性:
  
  谓诸菩萨性于法义:能审思惟、无多散乱。
  
  这个菩萨把世俗的事情做完以后,他觉得一个人生命可贵,不能老是在世间的缠扰空过,他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所增上、增长智慧,所以他就会在法义上做一些功课,不管是对于业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的道理来做一些定课。
  
  那他这一念明了的心跟法义的道理接触的时候,他必须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无多散乱」,他内心当中没有太多的散乱,他内心有一种寂静的力量,就是他能够很快的把散乱心停下来,他内心当中散乱心特别的淡薄,当然这个人平常也就是少欲知足、不会到处攀缘,才能够一到佛堂的时候就马上把心静下来;
  
  第二个「能审思惟」,他不但是无多散乱,他内心当中还有一个明了性,能够在法义当中作种种的思惟活动,他不是一种暗钝的。「无多散乱,能审思惟」,在佛法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这个人的内心有堪忍性,他有一种修学佛法的功能,他的功能特别强。比如说一只鹿跟一头牛,牛的力量比鹿的力量大,就是牛能够拉更多的东西,相对鹿来说,牛是有堪忍性、力量强。
  
  就是说你们两个是同时出家的,你们两个也同时的修习戒律、修习佛法,相同的时间,经过一年以后你的成就比他大很多倍。同样的佛法、同样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有堪忍性,你内心当中在吸收法义、思惟法义、消化法义的时候,你比他的力量更大,你能够把法义消化转成你内心的光明智慧。为什么呢?就是你内心当中多生多劫对于法义「无多散乱,能审思惟」,你本身有禅定的种性,是这个意思。
  
  禅定种性的成就,看第二段它所表现的一个外在相貌,这当中分成两段:先看禅定的因相,再看禅定的果相。看禅定的因相,因地的相貌当中有三段,第一段是一个前方便,我们看:
  
  若见若闻阿兰若处,山岩林薮边际卧具,人不狎习,离恶众生,随顺宴默,便生是念:是处安乐出离远离。常于出离及远离所,深生爱慕。
  
  就是说怎么知道这个人有禅定种性呢?说这个人若见,他或者外出的时候亲自见到;或者他没有见到,他听到别人说起,说某某地方是一个阿兰若处,阿兰若就是寂静处,有哪一个地方特别寂静、特别好修行。
  
  什么叫寂静处呢?《瑜伽师地论》提出三点:第一个「山岩林薮边际卧具」,这个地方是一个山林道场,而且是在一个边际的卧具,卧具就是房舍,边际就是远离人群的房舍,这个房子不是盖在闹区,它是盖在森林、山林的道场,这是第一个,远离人群的吵杂;第二个「人不狎习」,这个地方知道的人很少,就是没有什么观光客,人群稀少,特别的没有人车的吵杂声音;第三个「离恶众生」,不但是环境偏远边地、人群稀少,而且旁边的邻居当中没有放逸的众生。
  
  放逸众生的生命当中也没有什么要增上的目标,整天唱歌跳舞、唱歌跳舞,就吵闹到你这个修行人,就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所以在修行的人,不能够跟放逸的众生住得太近,因为会干扰。菩萨听到这种阿兰若的寂静处,他随顺宴默,便生是念:这个地方对我们宴默、对于身心的寂静是相随顺的,他内心当中就动了一个念头说:「是处安乐出离远离」,这个地方是一个特别安乐的处所。
  
  为什么呢?出离远离。出离就是色身能够出离种种的吵杂,色身不会受到这些吵杂的干扰;第二个远离,远离是内心能够远离种种的妄想。这个菩萨虽然一时半刻不能到寂静处去修行,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于这种出离远离、随顺身心寂静的处所,深生爱慕。这个人虽然生长在人世间,有很多的事要做,到处忙东忙西,但是他内心当中好乐寂静的处所,不喜欢热闹的处所,这种人我们可以判定他过去生曾经有修过禅定,也成就过禅定种性,这是第一个判定标准。第二个:
  
  性薄烦恼:诸盖轻微;麤重羸弱。至远离处,思量自义,心不极为诸恶寻伺之所缠扰。
  
  怎么知道这个人有禅定种性呢?他的烦恼习性特别的轻薄。什么叫烦恼轻薄呢?第一个「诸盖轻微,麤重羸弱」,第一个是讲到盖,盖是烦恼的现行,就是烦恼的现行活动会盖覆我们禅定的内心。当然身为一个凡夫一定是有烦恼的,你用非理的境界去刺激他,他有时候也会发发脾气的,但是他的烦恼轻微,发过以后也就算了、就没事了,他不会把这个障碍放在心中太久;第二个麤重羸弱,麤重就是烦恼的种子,就是烦恼没有表现出来,是一个种子位,这个也是一个指标。
  
  《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烦恼跟罪业特别重的人,他心没办法安定下来,你看他讲话、做事就是躁动相,他一静下来就是睡觉、就是昏沉,他很难让自己明了寂静,不可能。所以说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说一个人死亡以后,善业起现行的时候,他整个气是往上升,最后从头顶上跑出去的,因为善业的体性是轻飘的,所以我们造了善业以后,我们内心就多了一个善业的种子,这个时候就会有轻松的感觉。诸位你试试看,你要造罪业了以后,你内心会有一种粗重的感觉。
  
  怎么回事呢?因为罪业的体性本身就是粗重。所以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他的地水火风的火大温度是往下坠,是从脚板出去的,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一个人烦恼跟罪业不能太重,随顺于寂静,就是你这个人烦恼轻薄,你跟他接触的时候,感觉到这个人就是一分调柔寂静的相貌,他这种人就是烦恼轻薄,麤重羸弱,到这种寂静的处所,他思量法义,心中不会被这种麤重的寻伺妄想之所缠扰,这个人就是一个禅定种性,烦恼淡薄,思想单纯。再看第三段:
  
  于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况于亲品及中庸品!若见若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起大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救拔令离众苦,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
  
  他这个禅定种性怎么判断呢?说这个人遇到了怨家的境界,他尚且能够安住在慈悲心,就是说即使是面对曾经伤害他的这些怨家,成就禅定种性的人也能够对这个怨家释放他的善意,「我希望你离苦得乐,虽然你对我不好,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离苦得乐」,对于怨家尚且如此,何况是亲属跟中庸的境界,就是禅定种性的特色,他这个人慈悲心强。这当中把慈悲心的相貌再开展出来,什么叫做慈悲心强呢?「若见若闻苦恼众生」,众生为种种的痛苦之所逼恼,这个众生为老病死折磨、灾难折磨,他很自然的就能够生起大悲心,乃至于对「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救拔」,采取他的行动,希望众生离苦得乐。
  
  总之这个人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他欢喜布施,欢喜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安乐。这意思就是说,禅定种性不但是烦恼轻薄而已,而且还要有慈悲心。在所有的烦恼当中,主要的烦恼贪瞋痴慢:贪烦恼不障碍禅定心,你修禅定的时候生起寂静的三昧乐,你贪求三昧不障碍禅定;你起高慢心,你认为你自己不得了,谁也比不上你,也不障碍禅定;乃至于你起邪见,在禅定当中认为你这个禅定的心识就是我、就是涅槃,也不障碍禅定;但是你起瞋心,你绝对障碍禅定,诸位可以试试看。
  
  比如说你经过一个月结夏安居,三个月用功很寂静,念佛、念法、念僧,内心明了寂静、寂静明了,你跟人家吵一顿架,你再去修就没办法相应,就这个问题。所以刚开始修习禅定的人,你要远离恶因缘就在这个地方,因为你内心发起瞋心是最障碍禅定的。再看最后一段:
  
  亲属衰亡、丧失财宝、杀缚禁闭及驱摈等诸苦难中,悉能安忍。
  
  这个人不但有慈悲心,他的忍力也特别强,他对于亲属的衰亡,对于丧失财宝,乃至于有种种的关闭驱摈的苦难现前,他有安忍心。安忍的意思就是说,他不一定有空观,不是一定能够把这个境界观察到如梦如幻,而是说这个人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对于外境的执取比较淡泊。一个人有禅定,他的特色就是内心有法宝,把心带回家,他心中有一个家,所以他有事没事就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休息,所以他平常对外在境界的好坏就比较淡泊,他有事没事就喜欢把双腿一盘,就回到他自己心中的家去休习。所以这种境界有一点变化,财物的变化、亲属的变化,对他的干扰是非常轻的,他不是般若,完全是禅定的摄持。以上就是讲到禅定种性的相貌,再看第二段禅定的功德相貌。什么是禅定的功德相貌?
  
  其性聪敏,于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于久所作所说事中,能自记忆,亦令他忆。
  
  他的心性特别的聪明、特别的敏锐,他现前一念心性特别的敏锐不会迟钝。什么叫敏锐呢?他对于种种的佛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受就是领纳在心,你跟他讲什么佛法,他能够完全领纳在心。
  
  我自己在办佛学院,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你在上课的时候,你一下子就能够看出哪些人是刚来佛学院、哪些人是佛学院住很久。怎么知道呢?你看他上课的时候,两眼发直,呆滞无神,那两个眼睛就像是没有生命的感觉,他眼睛就瞪着你看,但是他的眼神呆滞无光。怎么回事?他也没办法,因为他内心当中被他的粗重妄想蒙蔽了。
  
  所以很多人跟我说:教务主任,你那个课在佛堂一直讲一直讲,我第一年的时候都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啊,原来你是讲这件事情」。
  
  为什么呢?这个是必经的过程,就是他没办法领受,就是他内心当中想要修学圣道、想要明白佛法、成就智慧,但是他心中心有千千结,他内心当中熏习很多的妄想缠住了,他内心跟佛法中间有一大层的妄想,这个就是你要熬得过去,拜忏、修福,这是每一个人必经的过程。慢慢你会觉得妄想轻薄了,这个时候你那个明了心特别强,你看到事情的判断力、觉悟力那不得了,跟你刚出家就不一样。
  
  所以一个成就禅定的人,他那个领受的心特别强,他对那种感觉,他也不一定是神通,他对事情就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这种的感觉特别强。他对于法义的领纳特别强,不但是能够领受,能够持,忆持不失,他不会事情过了动不动就忘东忘西的。第三个能够思惟观察,他不但是能够忆持不失,他对于世间上很多的事情道理,他能够作很深入、很微细的思惟观察,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总之,他内心当中能够成就一个清净的念力,就是明记不忘。「于久所作所说事中,能自记忆,亦令他忆」,对于发生过很久的事情,他还是能够记忆,而且有善巧方便能够使令他人记忆,他能够假借语言文字把这个境界再演说一次,让对方也能够回忆。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瑜伽师地论》─
  
  当我们能够具足前面禅定的因地跟果地,你就知道你过去生有禅定种性。
  
  我们内心的相貌大方向有两种:一个是粗重性,一个是堪忍性。粗重性的相貌就是昏沉掉举,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打妄想停了就是打瞌睡,打瞌睡以后起来继续打妄想,你不能把妄想跟昏沉停下来。这就是说为什么你一生当中,你做了很多的定课、你持了几万遍的大悲咒,但是你的业障依旧如此的深重,其中的理由在这里,就是你内心当中没有堪忍心。
  
  为什么有些人他坐在那个地方,他内心当中只持一遍大悲咒,大悲咒在他明了寂静的心中运转一次,就产生灭罪生善的功能?我整天做早晚课,我楞严咒也持那么多遍,好像业障还是很重?就是你没有努力的对治你的昏沉掉举,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你内心当中对于法义的领纳、受持、思惟的力量薄弱,就是吸收力薄弱,就像肠胃没有力量,吃很多东西没有把它消化。
  
  我们可以看,诸位看看一个人的心思,看眼神最清楚、看眼神最清楚了,你看老年人就知道。你看一般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你看一个老和尚,有什么差别?一个老和尚他也是身体衰弱、也是坐轮椅,你看他的眼耳鼻舌身器官也是败坏到不得了的境界,也是衰老,你修习有什么好处呢?你看他的眼神,在家人色身败坏,两个眼神绝对是呆滞无光的,就是他这一个心性七八十年在尘劳中打滚,累积很多的妄想。
  
  所以老人家干什么呢?回忆过去的妄想,整天就做这件事情。有人说「我年轻的时候我不想修行,年轻的时候修行多可惜,应该好好的享受,晚年再修行」,其实晚年没办法修行,因为你年轻的时候把心的妄想愈累愈厚,到老的时候你没办法修行了,你都活在过去的妄想,你怎么修行?跟你讲佛法你也听不进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