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曾经仰望的地方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七卷曾经仰望的地方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2/2页)本草纲目的知识还在书籍里,他却已经看完。
道德经的白话文翻译版本十几二十万字,他略微翻看了一下题目,看了几章,却很少使用。
周易一连四卷,那四卷像是包含了无尽的曾经却抵不过那才子的道初,抵不过那才子的道生。
大道无处不在,谁对天地都有明悟,谁对众生也有明悟。
最后这些典籍,这些道理都渐渐随风而去。
唯独他那跟人斗法,那四五万次风口浪尖的交战得来的实战经验,让他所得颇多。
那些前人的典籍,那些前人的经验总结,那些前人赠予他的知识愧宝他都一一回绝。
到最后那才子从繁华的都市中回来,继续在绿水青山之间,拥有着自己的独立生活,独立意识。
那才子作别了老子,作别了黄帝,作别了鬼谷子,作别了周文王,作别了他所拥有的很多书籍的主人跟作者,只保留自己的回忆,自己的记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人生感悟。
他曾经经历过的一切,伴随着自身得到的一切在被他排查,外人的都被他去除了。
都说人生莫贪得无厌,有些东西是别人的,是别人的经历,别人的感悟,别人的福分,别人的人生所得,不要去拿,那会有代价,那会成为不完全的自己。
陈尘跟那才子同位一体,陈尘只是一个称谓。
在人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书中所述大都不是真名,或许他们也知道有些只不过逢场作戏。
陈尘陪伴着那才子,走过很多的岁月,走过很多个年头。到最后陈尘就是他,作为人生旅途上的同伴,在走,在明悟,在经历,在积攒。
陈尘走了,在岁月的尽头里。他在找寻那才子的当下,那故事充斥着很多过往,那才子对生活的总结,对感情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这些都化作了篇章,成为了一本书。
都说知识的意识形态很多,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那就是自己的故事。
沉淀在过去的岁月长河里,故事终究成为故事,有别于别人的经历。
那蛮神部落看似当初求魔中的那一个,实则却不是。
上古时期的图腾部落很多,蛮神也只是华夏文明那个蛮荒时代拥有的蛮。
蛮荒时期的历史中有过很多代大祭司,他们曾经崇拜蛮神,他们祭拜图腾,供奉蛮荒时代的神。
那些显现过神迹的神灵,在洪荒神话里出现过无数次。没有具体指谁,他们同样懵懂无知。
也许是某一个掌握了神的力量的组织,也许贵为道初,一切都有启蒙。
还有很多的故事,很多的情感,都隐藏在每一个生命体里。
真善美谁都有,假恶丑谁都嫌。
不是看着像就以为都是自己的,终究会有相类似的人生经历跟人生过往,就好像在岁月的长河中,终有一朵花开,那花开得跟昨日那朵相似,却不是昨日的那一朵。
只是总结不同,同大道并联,各有各当下的领悟。
“不是你的事情,就连领悟都不需要你去领悟。那是别人的领悟,别人的总结,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履历。”
陈尘就在这样的当下活着,不是他的领悟不去领悟,是他的事情他得努力去完成,去拥有跟想法子解决。
活在当下的生活十分的美好,活在自己的每一天去感悟人生,去获得人生的馈赠。
陈尘就是这样活在人间,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明悟在人间生存。
陈尘的摩托车又一次上路,这一程他是那青山下的才子,兼职数份工作。
他是搭客佬,油门一加就是生意又来。日行一百几十里那都没问题,承载着满满的希望,把人安全送到目的地,把人安全送回家。
他是农夫,各种所种,这一种就是十大灵根,上天从此又有了好生之德,这农夫的勤劳可见一斑。
他是诗人,游山玩水,一旦明悟便是真情实感。寥寥一百数十字,让曾经的很多诗人都想从坟墓里出灵魂来出诗一较高下。
他是作家,指尖茫茫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文字所成皆是宿命轮回,三世身治世。
他是个道长,出手一布就是先天八卦家宅阵,五心一坐就是神游物外,遨游八方。
陈尘与他又再次相逢,在岁月长河里。
陈尘是一个灵,是一个代号,是一个称谓。
那才子身份很多,到了最后总结起来,他们又于冥冥之中,在宿命的羁绊下于时空长河中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