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
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 (第1/2页)“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韩非子·八经篇】
“……今平北将军麾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提兵冀北,以解民忧,不日即至易京西山。翁前述之计,愿其详之,小儿顿首。”
袁绍接过这封几易其稿的信件,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样才对,那公孙续的文采不行,写的信可一眼见底,孔璋若是写的繁复了,倒是容易生疑。”
被当做刀笔吏驱使的陈琳听了这话,险些没当场拂袖而走,他自谓也有些风骨,昔年也曾与张津同为大将军何进等人门客,这些年侍奉袁绍也算不薄。如今就因为自己推诿不写檄文,就拿他当刀笔吏羞辱,像这种几易其稿的事何曾有过?陈琳一时怒急,即便这里是要以公孙续的口吻写家书,需刻意压制文笔,他也顾不上了。
袁绍将缣帛折了几折,对陈琳的神情故作不见,仍吩咐人道:“唤个人扮作信使,将此信投往易京去。”
此事他不是特意针对陈琳一人,袁绍清楚,拥立平原王为帝这件事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赞成,虽然行事周密、布局详细,但仍有部分人表示排斥、甚至对日后朝廷的报复心存恐惧。陈琳就不说了,就连郭图、逄纪等人,言行举止之间,又何尝不是在无意中流露出唱衰袁氏的语气?
田丰语气恳切,也是因为的确处于危急关头,不得不急,不得不万事从速。
只是这些事袁绍都明白,然而他不懂的是,历述这些年来朝廷的战绩,往往只在河东、益州等地决胜,那所谓的精兵南北军也不知是从何时起被天下人称颂。袁绍自诩麾下冀州强弩、幽州突骑并不弱于寻常精兵,又从未与南北军正面对敌过,如何在这些人的眼里,自己是注定不如朝廷的?
那所谓的‘大义’就这么令人畏惧么?可自己拥立的又何尝不是正统?
袁绍想不明白,郭图等人也想不明白,这其中固然有朝廷经营关中卓有成效、本身的实力逐渐大放光彩的原因,更不乏皇帝多年来有意推动的宣传造势。在关西、乃至于关东豫州等地的百姓眼中,朝廷不单是武功赫赫,皇帝英睿多智,仁厚亲民,仅凭一句‘神肖光武’就足以击溃大部分负隅顽抗者的信心。
这几年建立的文治武功与社情舆论,让皇帝得以甫一至关东,诏书既下,便有曹操、刘备、刘表等诸侯俯首帖耳、云集景从。
而这一系列诸侯军阀的效忠,又反而愈加促成了皇帝天命所归的合法性、以及兴复汉室之势。与之相比,袁绍弄的兴平朝廷就是个自导自演的草台班子。
袁绍翻开自己的右掌,嘴里自言自语的念道:“术为法用。”那只手掌往下一翻,手背朝上:“法以势合?”紧跟着左手手掌翻了个面,掌心朝上。
在众人离开后,郭图去而复返,他到底悒悒不已,于是拍帐而入,见袁绍怔怔的出神,不由唤了几声。
袁绍心有不悦,抬眼瞧他。
“明公。”郭图小心斟酌着说道:“田丰刚介强犯、不假辞色,常令明公当众难堪。在下思来想去,这固然是有其性情如此之故,但、也不能说彼等没有心存怨怒。”
袁绍轻哼了一声,双眼看着手掌,心里继续想着事,让郭图继续往下说。
“田丰等人从未附和说辞、言准拥立改元,大战在即,战火延至冀州,彼等豪强在乎的自然是乡土家业。我听说田芬回家后,收拾资财,童仆数千、累有巨万之富。”郭图说道:“一旦战事稍有挫折,彼等岂能安坐?而田丰此人名过于才,明公可还记得当年西上壶关?田丰信誓旦旦,言必能拥众河北、遥制关中,可其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