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四章 开挖
三百五十四章 开挖 (第2/2页)这也是一个很符合华夏丧葬文化的数字。
而棺底为凹弧状,这种情况在长江流域的墓葬中,是很常见的形状。
这种棺被称为“独木舟式”,也就是看起来像一个独木舟小船。
在长江流域,独木舟向来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了,最早在七千年前就使用了。
并且不约而同的,很多长江流域的部落和文化,都会在死后用“独木舟样式”的木质葬具,埋葬自己。
良渚古国作为一个在长江下游生活和统治的国度,他们的葬具文化向“独木舟式”靠拢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相反,在中原地区,一般就不会有这种独木舟式的葬具,通常都是平底四方正的棺材。
“怎么说?开挖吧!”李教授笑吟吟的说道。
一座长宽也就3米X1米多点的墓,就算整个探方是打了个5X5的探方,但是也用不着社科院考古所这十几号人一起来挖。
实际上,除了这M1号墓之外,还有M8号墓,M11号墓和M14号墓三个墓也需要社科院考古所负责。
四座墓,平均每座墓安排四个人来发掘,刚好可以将社科院考古所的一行人安排完。
大家稍微讨论了一下后,M1号墓的发掘,就落到了陈翰、庄云鹏、林雅和李教授四人手上。
之所以安排个李教授,主要还是要个经验丰富的老手来带带队。
别看陈翰和庄云鹏他们这几年挖了很多墓。
但是这种新石器晚期的墓,经验还是不够足的。
最简单的一个差别,就是以前陈翰他们挖的,都是有完整墓室,在地底里发掘的墓葬。
而这种新石器时期的墓,土坑竖穴,直接原地开挖,要将整块5X5的探方都给挖平了,是个细致活。
也就之前喇家遗址发掘的时候,陈翰他们干过这事。
一晃也几年过去了,经验也没啥增长。
“动手吧,从上往下一点一点往下清理。”
李教授吩咐了一声后,就带头跳进了坑里。
这种新石器晚期的书穴土坑墓,说起来也挺好挖的。
无非就是划定一块几米X几米的区域,然后考古工作人员就拿着毛刷和手铲,一点一点的将区域内的泥土全都给清理出来。
当然,要按着棺椁的形状,以及有可能发现的遗骸进行清理。
这是个细致活,需要耐心。
这座墓葬的随葬器物均位于棺内,在清理的过程中,就像是开盲盒一样。
扫下一片泥土后,可能就会看到一角随葬品,然后一点一点将旁边的泥土都清理掉,露出随葬品的完整样貌。
不只是随葬品,在清理这座墓的时候,最先被清理出来的除了位于棺内填土靠上部的两颗不起眼玉珠之外,就是墓主人的遗骸了。
墓主人的人骨保存情况较差。
在清理的过程中,仅能分辨出头骨、部分肋骨、两侧桡尺骨、两侧股骨、两侧胫腓骨的残迹。
通过头骨的残骸,可以辨别的出来,墓主人下葬时的方位是头朝南略偏西,头向190度。
这倒是和华夏传统坐南朝北的说法有点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