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新模式
第211章 新模式 (第2/2页)“当然不是不管了,你得保证我们的投资不会被浪费了。也就是说,我们投入的钱,你们是要负责任的,万一赔了,你们得赔。”
“这怎行呢?”雷大宝又是出言反对了。
“这怎么不行呢?我们把钱给了你们京二机,你们把钱浪费了怎么办?既然是你们参与管理的,你们这个领导层当然要负责。不单单是赔钱了,就是达不到我们的最低收益率,你们也是要补偿我们的。”
“那这还算什么合资?这不成了借钱了么?”张书记听明白了,这完全改变了合资的初衷,把合资变成了借款。要是京二机管理不善,那是要赔人家的钱的。
“张书记您这么说也对。既然不让我们参与经营,那么我们这个投资,就只能算是借款了。我们总不能把这么大笔的资金,让你们随便使用,而我们根本无法参与公司的决策吧。那不成了欺负人了么?”侯大林说的理所当然,不过大家想想,人家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呀。
这就好不两个人合伙做买卖,一个人不让另一个人参与管理和经营,那么另一个人凭什么把钱给你呢?这种情况下,还不如让你打个借条,算是借钱给你呢。赚了你就还钱,赔了你就拆房子卖地去。
不过对于此时的京二机来讲,这个提议的诱惑性,实在是太大了!
为啥?因为那不是他们个人的钱,那是国家的钱啊!赚了是自己厂子的,赔了是国家的,他们这些管理者,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的。
秦工,雷大宝等人想明白这点儿后,两只眼睛都放出光来了。现场唯一一个不高兴的,那就是侯震了。
他是厂长,这个要是成了,他有功。可要是赔了呢?他如何跟上级交代?到时候又拿什么赔给侯大林呢?在侯震想来,到时候第一个要倒霉的,恐怕就是他自己了吧!
想不好的他,决定先不想了,这也不是一个能当场就能拍板的事情。侯大林刚刚不是说说要新开一个厂么?那他不让听听他这又是一个什么章程。
“侯副总,刚刚你说的再开一个新厂,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侯震决定避开刚刚的话题,让侯大林谈谈他这个计划。
“哦,这个呀,也简单。我们当初是因为想做机床,所以才和你们京二机搞的合资。如今咱们之间存在的分歧比较大,那我们就不如各管各的,我们以新太平洋合资公司的身份,再重新投资,办一个新的工厂。这家工厂从厂房到设备,人员,全部我们自己来。京二机或者说是新太平洋公司,不能在其中占有股份。”
“啊?这,这不成了你们独资办厂了吗?这个在政策上,怕是不行吧?”侯震是听明白了,合着侯大林就是借了一张合资工厂的皮,办得却是独资的工厂。这个事情,如果报上去,这可就让上级为难了。
不过这个时候侯震也想明白了,既然他们京二机是领导的试验田,那就充当好这个角色好了。把合资过程中暴露的这些问题,包括侯大林的这个提议,侯震全部都形成了文件,然后交到了有关部门手里。
这次非常快,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上级就给了明确的批复。对于当天侯大林提出来的两个方案,上级几乎就是全盘接纳。
只是在之前的方案中,做了两处改动。
第一,新成立的公司,或者说是工厂,不能是外资独资的性质。
第二,就是之前说的新太平洋合资公司里的外资投资部分,只能用京二机本身的资产作为抵押,一旦经营不善,不管京二机赔多少钱,政府需要赔付给环太平洋的钱,也就是京二机的资产了。
这两个条件,其实也是上级的一种试验。现在不单单是京二机,还有很多的国有工厂,都存在类似的思想。他们早就习惯了以往的那种生产经营模式,总以为只要给了他们自主权他们就一定能把厂子搞上去。
国家也是想看看,如今的京二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政策也有政策,他们到底能不能把这个厂经营好。如果他们能经营好的话,这也不失为一种改革的新思路。
而另一个条件就简单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用了侯大林的这个双重的身份。国家不想让外资在国内开始独资的企业,那侯大林就用他这个身份注册好了,反正不管是黄大发还是侯大林,总归也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