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上了头条
第二十六章 上了头条 (第1/2页)李谕是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上头版头条!而且是大清的头版头条,真是太有意思了!
丁韪良给他拿来了一份《泰晤士报》、一份《京津泰晤士报》(又名《天津时报》),笑道:“没想到你还挺上相!”
报纸头版的照片放的就是李谕,配文中声称李谕是“十分优秀的科学理论者”,得到了欧洲科学界的高度认同,巴拉巴拉说了一堆。
泰晤士报作为当时全球的报界领袖,言辞之中多少还是有些保守。
而创刊在天津的《京津泰晤士报》,报道起来可就“接地气”多了:先夸了一顿诺贝尔奖,然后又提到李谕几乎要超越刚拿了诺贝尔奖的伦琴;接着盛赞了一顿开尔文勋爵,并且故意说高了他的爵位,继而又写到开尔文勋爵对李谕的约稿……
总之一顿欲扬先扬的技巧那是玩得贼六,一下子把李谕衬托的非常高大。
此时的大清各方面被列强压制,非常憋屈,突然就感觉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尤其是那些有文化的士子们,虽然不懂X射线或者衍射什么的,但是夸人牛逼还是会的!
这两份报纸平时主要是在租界发行,发行量并不大,但爆炸性的新闻总是传得很快,许多人知道了此事,纷纷想买一份报纸,报纸也自然而然迅速从租界流入了各地。
《泰晤士报》的发行能力不太强,倒是就在京津本地并且有印刷厂的《京津泰晤士报》熟悉国内市场,早早嗅到商机,第一版印完后,工人一刻没停,马上开始两班倒,一刻不停得印刷。
好在当时它还是一份周报,印多了也不用担心“新闻不新”。
即便如此,报纸依然供不应求,本来一份售价10文钱,市面上很快就炒到了50文钱,而且很多被黄牛提前买到。
——没想到早在百年前大家就要忍受黄牛的祸害!
这还是天津的价格,北京更离谱,已经炒到八九十文的高价,也算得上是洛阳纸贵。
更令人震惊的是,正是靠着这次有力的宣发,《京津泰晤士报》大赚一笔,市场也一下子打开,报馆很快就会在今年10月宣布转为日报!
李谕绝对想不到竟然是自己间接影响了一份报纸的商业布局。
北京宣武门外的会馆,这里是进京赶考的仕子们聚集的地方,也是各地学子重要的文化交流区,各地学子们此时聚在一起同样看到了报纸内容。
“哎,我说你看看这写的:大不列颠国皇家学会会长与一位高贵的勋爵均称文章作者李谕达到了一流学者的水平,不输任何顶尖学者。”
“这个大不列颠国皇家学会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很多人手里并没有报纸,只好听其他人念。
“还有哪,一个叫做伦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赞其超过了自己,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诺贝尔奖是什么东西?也很厉害吗?”
“谁知道哪,我也没去过不列颠国!不过还真是了不得,想不到洋大人也能称赞咱中国人。”
“看来西学也是有点东西的。”
“那是!想当年皇上也曾按照康梁的建议兴办西学,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