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刘备乃大汉朝唯一希望!高祖遗训算个屁,老夫要先一步称王!
第291章 刘备乃大汉朝唯一希望!高祖遗训算个屁,老夫要先一步称王! (第1/2页)封刘备为王!
刘协神色一震,面露惊色,显然没料到孔融会有这样的提议。
不等他开口表态,董承便脸色大变,抢先一步叫道:
“这万万不可,高祖有遗训,非刘姓而王,天下共击——”
董承话未说完,陡然间想起了什么,顿时哑火。
非刘姓而王,天下共击之!
高祖确实有过这样的遗训,但他一激动却忘了,人家刘备就姓刘啊。
咽了口唾沫后,董承马上改口道:
“刘备虽然是宗室,但毕竟是远支,并非帝系一脉。”
“陛下钦定其为皇叔,已经算是破了先例,岂能再封其为王?”
“这不合规矩,不合祖制啊。”
董承又搬出了规矩祖制,当场极力反对给刘备封王。
刘协眉头微皱,低头呷起了御酒,并未做表态,显然心中对孔融的这个提议也略有微词。
“祖制乃是我大汉朝的祖制,如今朝廷式微,乱臣贼子当道,大汉朝有倾覆之危。”
“大汉朝若是亡了,祖制又有谁来捍卫?”
“如今陛下内为曹操挟制,外有袁绍野心勃勃,随时欲仿效袁术篡汉谋逆,愿尊奉陛下,匡扶社稷者,只余大将军一人而已。”
“陛下若封大将军为王,必能令大将军感念陛下隆恩,定然倍受激励,更要为陛下赴汤蹈火,讨逆除贼,匡扶朝纲社稷!”
“而陛下钦封大将军为王,还能助其大增威望,好与袁绍争取中原士家名士,英难豪杰的人心,如此则能有助于大将军讨灭袁绍!”
“此乃两全其美之策,还请陛下三思呀。”
孔融神色郑重,滔滔不绝的道出了他献计的理由,为刘备封王的种种好处。
说白了就是两点,一是笼络刘备,向刘备施恩,拿刘备做榜样,以激励天下拥汉之士的斗志。
二来嘛,则是帮着刘备提升威望,以与袁绍争夺人心。
这样一来,自己也算是为重振汉室出了点力,而不至于为天下人视为坐享其成。
“孔卿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刘协为孔融说动,起身踱步,权衡起了利弊来。
董承眼见刘协动摇,不由眉头暗皱,目光射向孔融:
“孔少府,我听闻当年你为北海相时,为黄巾贼所围,是那刘备率军相救,为你解围。”
“刘备自领徐州牧后,还曾向朝廷上表,表你为青州刺史。”
“刘备于伱而言,也算是有大恩了。”
“你如今向天子奏请,册封刘备为王,究竟是出于对陛下的忠心呢,还是别有私心在内?”
董承这是在阴阳孔融,明面上是为了刘协这个天子,实际上则是顾念着与刘备的交情,为刘备谋取王爵。
孔融勃然变色,怒道:
“大将军当年确实北海救过我,于我有恩,这是事实。”
“但我孔融今日的进言,皆乃为大汉社稷,为刘氏江山计!”
“董国舅,你休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孔融也是脾暴气直肠子,面对董承的阴阳,当场就是一通怒斥反怼。
董承被喷了一鼻子灰,脸色尴尬起来,只得讪讪笑道:
“孔少府误会了,莫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嘛,我只是随口几句玩笑话,孔少府怎还当真了?”
孔融却脸色铁青,正色道:
“此事关乎到大汉存亡,关乎到社稷安危,如此重若泰山之事,岂容得董国舅你玩笑?”
董承对怼到哑口无言,尴尬的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孔融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再次向刘协一揖:
“陛下,放眼四海,忠于大汉,还拥有匡扶汉室实力之人,已经是寥寥无几。”
“臣可以说,大将军乃是仅剩一下,也是唯一一个,能扫除汉贼,挽救大汉倾覆的忠义之臣。”
“对于这样一个人,陛下如何加封激励,臣以为皆不为过。”
“何况,大将军还是刘氏宗亲,还是陛下钦定的皇叔。”
“臣叩首陛下,以大汉社稷为念,加封刘玄德为王!”
孔融站起身来,郑重其是的向着刘协长身一拜。
刘协身形一震,心头那份残存的犹豫顾虑,这一刻也终于被孔融之言,被残酷的事实所击碎。
深吸一口气后,刘协一咬牙,毅然道:
“孔卿言之有理,玄德皇叔乃我刘氏宗亲,又是朕重振大汉唯一可倚重的外力,朕封他为王又何妨!”
孔融长松一口气,当即大赞刘协英明。
董承见刘协君命已出,虽然心下仍持反对态度,却也不好再开口。
“陛下要封刘玄德为王,倒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自从前番陛下封他为大将军之事后,曹贼对陛下的监视就倍加严密,凡陛下发出的旨意,必须得经由他审查过后方能发出。”
“臣只怕,陛下的这道封王诏书,只怕出不了长安,根本送不到刘玄德手中啊。”
一直不吭声的伏完,忽然间提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