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烙印
第366章 烙印 (第1/2页)长安。
一号贡院。
今天是第一批学生的最后一天课程。
这五天里,李诺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弱势科目,都做了专项辅导,同时扩大了他们的优势科目。
他将书法,绘画,乐道,御术,射术,平均分散到五天之内,但不变的是每天最后一个时辰的经义课。
对此,众学子并不觉得奇怪。
六艺之中,书科占据的权重最多,而且是第一天考的,书科不过,便会直接淘汰,其他几科再擅长也没有用武之地。
李诺讲完最后一篇经义,站在黑板前,看着下方的百位学子,开口道:“今日课程,到此结束。”
众学子抬头看着他,眼中尽是崇敬之色。
这五天里,无论是学识还是人格魅力,他们都被这位比他们大多数人年纪还小的先生所深深折服。
李诺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说道:“在下课之前,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他语气顿了顿,才再次开口:“你们读书科举,是为了什么?”
教室内安静了一瞬,然后陆陆续续有声音回答。
“为了做官。”
“为了修身。”
“为了出人头地。”
“为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为了……”
……
学子们回答并不相同,李诺看着他们,问道:“然后呢?”
话音落下,教室内陷入久久的沉默。
有些人踌躇着无法开口,有些人思忖良久,竟是说不出一个理由。
回想起来,他们从小就被家中安排学习六艺,为的是以后能科举高中,做那人上之人,一直以来,他们潜意识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今日,坐在这课堂之上,先生的一句“然后呢”,却几乎让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
无论说出来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归根结底,读书科举,不就是为了做官?
然后呢?
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触及灵魂。
“为了弘扬儒家。”
“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为了治国平天下。”
……
最先回答的,是几名一脸正气的学子,其余学子,或低头不语,或转头四顾,目光游移。
并非是他们什么都说不出来,而是他们的答案,在这个氛围之下,有些不太能说得出口。
别人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为了弘扬儒家,造福百姓,他们总不能说,是为了敛财,为了免税,为了做人上人,为了拥有掌控别人命运的权力……
有些事情,即便是事实,但也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况且,经过了这五天的学习之后,他们心中原本的一些想法,也产生了些许动摇。
众人七嘴八舌的发言,待气氛稍稍有些缓和时,一名年轻学子站起身,望着黑板前的那道身影,问道:“敢问先生,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一众学子的目光纷纷望向他。
询问之人名叫陈琦,是清风书院的学生,虽然家世低微,但精通六艺,且各科十分均衡,在长安学子之中,拥有不小的名气。
李诺轻轻一笑,说道:“做官也好,修身也罢,又或是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没有人能告诉你们为什么……”
他再次扫视众人,说道:“师生一场,临别之时,没有什么能够送给你们的,就送你们几句话吧。”
说完,他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行字。
随后,他将粉笔扔在讲台上,拍了拍手,说道:“所有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在朝堂上看到各位-——下课。”
“恭送先生!”
所有的学子站起身,对他躬身行礼。
李诺走出教室,却没有一个人跟出来,他们的目光,纷纷望向黑板,那里有先生送给他们的最后箴言。
他的字苍劲有力,即便是用那种奇怪的白色石笔,也能让人感到极致的赏心悦目。
望着那几行字,教室之内一片安静,唯有逐渐变得急促的呼吸声音。
他们经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圣贤对儒家弟子的要求,他们从第一天读书的时候就在说,说了十几年,到如今,心中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但黑板上这几句话,只是看上一眼,就让他们头皮发麻,血液直冲颅顶。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没有一位读书人,能在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能够抑制住内心的冲动。
众人怔怔的看着这几句话,心中思绪起伏,久久难平。
教室之外,李诺躲在所有人看不到的地方,纵横家法力全开,额头上汗水滚滚而落,力求在最后的时刻,将这道烙印,深深的刻在他们的意识深处。
不知过了多久。
陈铁牛第一个从贡院走出来,站在贡院门口,看着街上熙熙攘攘人的人群,轻轻的舒了口气。
两天时间,他花了二百两银子,只为了听两个时辰的课。
他的心里,从未有过如此复杂的感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算他不是读书人,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中也难免产生了一些悸动。
以前他只想着赚钱享受,儿子当上大官之后,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招更多的仆人,换更大的宅子,但这两天,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
如果就这样活过一辈子,到老的时候,他的死,到底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呢?
恐怕是轻于鸿毛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他一个都做不到,但他总得做些什么,不然怎么证明他陈铁牛活过了这一遭?
回想起,当初他离开家乡的时候,乡亲们即便是自己都吃不饱,却还是给他凑了三两银子的盘缠。
那个时候,陈铁牛答应他们,等他发财了,就带他们一起发财。
但他食言了。
他发财之后,就忘记了乡亲们,再也没有回过陈家村。
当年,他经常和别的佃户们一起在私底下骂那黑心的地主。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活成了当年最讨厌的样子。
恐怕,也有不少人在背后骂他。
这时,陆陆续续有其他的学子,从贡院走出来。
他们的表情都有些恍惚,和陈铁牛一样,站在贡院之前,望着人来人往的街头,久久伫立。
街上人流如织,骨瘦嶙峋的乞丐,衣不蔽体的蜷缩在墙角之下,头戴金簪,腰悬玉佩的贵公子,坐在四人抬着的轿子上,逗弄着怀中金丝绣袍的狸奴。
两位穿着靓丽衣裙的贵妇人,在侍女的陪同下,有说有笑的从一家金铺走出来,互相展示着身上的昂贵首饰,一名粗布衣衫的女子,怀中抱着捡拾的烂菜叶,与她们擦肩而过,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