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广义与狭义
第353章 广义与狭义 (第2/2页)“徐导~”
“宁导?” 来人正是宁昊。
对于徐琨的出现,宁昊显的很是惊讶,抬手指着那二层小楼问:“您也是来参加座谈会的?”
“是啊。”
徐琨反问:“有什么不对吗?”
宁昊再次提出质疑:“可这不是第六代导演座谈会吗?”
不等徐琨回答,保安先不干了,趴在宝马车门上探头道:“先生,您能不能先把车停好再聊天,不然后面的车没法进来了。”
“噢~”
宁昊连忙把车停到了附近,然后推门下车面色古怪的来到了徐琨身边。
徐琨这时候也早瞧出不对来了,摊手道:“我也觉得自己不能算第六代导演,可有人说既然现在第七代还没出来,那我就应该算在第六代里。”
“谁说的?”
宁昊无语道:“这不扯淡吗,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说法,是学院派……”
“韩三坪韩总说的。”
“呃~”
宁昊张着大嘴顿时卡壳了,半晌才便秘一样含糊道:“要是从广义上来说,你确实也能算第六代导演。”
说着,他不自在的扯了扯脖子上的金链子,就好像这话说的有多亏心一样,然后又招呼道:“那咱们就一块过去吧,正好彼此都有个伴。”
两人并肩往里走的时候,徐琨又好奇的打听,这广义和狭义之间是怎么算的。
按照宁昊的解释,第六代导演最早最狭义的定义,是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影导演系,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力的一批‘年轻’导演。
后来又逐渐囊括了其他学院的导演——主要是中戏的,比如前几年拍出《制服》的刁一男【后来拍了《白日焰火》】;还有《洗澡》的导演张扬。
这些科班出身的学院派导演,组成了圈内公认的第六代导演。
至于所谓的广义,就是圈外人搞不清楚状况胡乱划分的,把90年以后开始崭露头角的电影导演,一股脑全都划分成了第六代导演。
这个说法圈里其实是不认的。
但韩三坪硬要把徐琨分到第六代导演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先例可以遵循的。
这个先例就是冯晓刚,冯晓刚是94年才正式‘出道’的,而且也不是科班学院派出身,按理说分到第五代和第六代,都不怎么合适。
但他取得的成绩又让人无法忽视。
于是最终四边不靠的冯晓刚,还是被归类到了第五代导演当中——虽然冯晓刚自己不认,这事儿在圈里也存在争议,但至少在公共场合的时候,都是照着第五代导演给他安排的。
而同样是草根出身,同样是成绩傲视同侪,如果参照冯晓刚的情况,韩三坪把徐琨归类成第六代导演,其实勉强也能说得通。
当然,圈里认不认就是另一回事了。
毕竟第六代导演可比第五代叛逆多了,哪怕这是韩三坪给划分的;哪怕05年贾章科等人就被招安了,宁昊也不看好徐琨能顺利融入进去。
而听完之后,徐琨就彻底明白韩三坪的用意了,怪不得他和那位谢厂长都鼓励自己畅所欲言,原来是打算把自己当成搅局的异类。
就说我徐某人这浓眉大眼的,怎么可能是第六代导演。
徐琨斜了眼宁昊,这厮看着虽然非主流,但却是北影科班出身,一开始也是靠着去外国拿奖刷的声望,抛开大卖的《石头》不提,其实也算是根正苗红的第六代导演。
大概也正因如此,韩三坪才特意拉自己入局,免得他们内部一团和气,把失败经验总结成胜利经验,然后向下一代兜售他们的边缘理念。
那自己到底要不要顺着韩三坪的意思,做这个异类出头鸟呢?
(本章完)